我们究竟需要什么?
互联网从第一天希望把信息从A点运送到B点,实现更有效率的连接,我们有了Web,有了Web2.0,有了Mobile。
我的生活从鼠标水泥地里面 到了精彩纷呈的朋友圈,到了随时随地的碎片化。从开源技术到开放系统平台,从新闻媒介到社交网络平台,从电话到智能手机生态。
尽管技术变化多端,产品丰富多彩,业态各不相同,但不可否认有一点观念深入人心,就是科技趋向真实美好的价值面收敛。这种趋向让我们有了更多元的媒介,更真实的网络,更美好的手机,当然有时候仿佛是自然而然的趋向结果,让我们很幸运的拥有着一种很清冷 克制和朴素的演化。
很难说上个时代是乔布斯发现了一个更好的机器,还是我们选择了这样的好东西。但非常自然的结果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被这种更真实美好的选择而恩惠。并且时刻提醒着我们不管时代如何演进,我们总是有一个不太变化的需求,就是我们想要更好的东西。
更好的东西的确是多元化的,至少目前看到的有三类。
一类是更快更高更有力量的工具,不管是对于企业还是个人,这样的工具我们会一直需要。
一类是更深远更启发性更原创的创作,我们需要把工具节省下来赋闲时间用来学习知识,启发思想和探索心灵。
一类是闪耀思想之光的更打破原有维度的发明,在此之前很难被预测,但一个种子可能就在一片土壤里面生根发芽,悄悄的枝繁叶茂。
我们不满足于140字的博客,就有了可以飞行的汽车。
我们不沉溺于酒精和尼古丁,就有了鲍勃迪伦。
我们不耽于困顿在工业之层,就有了计算机,手机,互联网,比特币和以太坊。
究竟如何选择?这并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
但千百年好像我们想要的其实还是有一些共性的,我们一直想要安静的心灵,真实的知识还有美好的生活。
我们会一直希望有限的时间里跟家人跟伴侣跟朋友更生动深刻的情感互动。
我们会一直希望节省掉很多重复而低效的工作,去获得更丰富热闹的生活体验。
我们会一直希望有一本百读不厌的书和百看不烦的电影,来启发我们对内在宇宙的探索。
我们会一直希望更多的爱因斯坦,乔布斯,中本聪点亮我们的未来,让我们用一种不曾想到的方式开启新的能量篇章。
我们希望一种有真实的而非虚假的,有持久的而非短暂的,开放的而非封闭的,创造性的而非复刻的,深刻而非肤浅的,朴素的而非浮夸的好东西。
元宇宙这个概念的确有一种愿望,的确我们也需要一种不一样的“家园”或者说“时空”。
但是这种愿望大概率会成为梦幻泡影。因为我们的确还有别的方案的选择。
首先我们的确有更真实的选择,就是让我们生活更真实更丰富的选择,这种好东西会改变我们和信息的交互方式。
尽管苹果创新的速度开始放缓,但是挑选有潜力的技术用来创造更好的东西这一方向并没有改变。从过去来看一直有人试图鼓励一种虚拟的逃逸文化,当然这也是曾经Facebook所反对的Myspace的初衷,看起来也在被元宇宙打破。从这个角度上,我们更宁愿选择苹果稳重的真实。
从精神和文化上我们有更持久的选择,我们会更大程度开始关注创作本身,这里面的好东西正在被NFT在重新定义。和更高效率的平台相比,我们的确需要更直接的创作和内容。
和一个更优化传播和营销的平台相比,我们的确需要更直接的更实在的更简单的创作土壤。
一定概率上元宇宙作为精神家园这个角色上是不堪重任的。而这种偏快速流行的概念就类似网红经济一样以注意力消耗为归属方式的东西本身生命力值得谨慎。
我们有更开放性的选择,与其选择一种巨头的共谋,很明显我们可以选择一种更开放性的自下而上的共建协议的方式来改造信息科技。
我们可以选择从第一天开始参与到一种技术和产品设计里面,共同选择一种走向。
至少现在我们是非常难以相信一个能保证我们个人隐私和数据的元宇宙出现的。
这个甚至不由Facebook改变,而是传统经济体已经写好的规则所指向。
创造性与否很多时候是首先关于问题本身,问题的不同维度,答案自然更具备可能性,这种灵光一现星星般的闪亮非常难以用语言逻辑来表述,但是过度的形式和表演往往和这样的创造性背离。很明显选择匿名的中本聪给我们的创造性描述贡献了很值得记录的一页。而这种思想的种子,也在他所启蒙的社区里面开始生根发芽,这种创造性的种子的生命力正在茂盛的成长。我们更期待发明之花在这片土壤里面盛开。
深刻与肤浅的分界线是关于体系的,一层一层思考有认真和严肃的理性在于其中的。
元宇宙目前更像是在九层铁塔里面给你一个工具手册,然后开始造,人,物,信息本身的思考都是线性而肤浅的。
我们很明显可以更去学习以太坊在整个未来世界一层一层的思考体系,Vitalik建议Facebook沿着区块链来建设也是非常务实的。
朴素的好东西很多时候是不需要包装的,或者说讲故事的方式就是实实在在的。
我们曾经每年一度期待苹果的发布大会,每一次都是用产品构成了故事的大部分,而非概念或者表演。
当浮夸的语言和叙事方式出现的时候,我们往往就要警惕一种并不纯粹的动机和粗制滥造的工艺。
元宇宙目前看起来的软肋在此,就是从上而下并没有让社区专注到做一个好东西,而更有舍本逐末和浮夸的气氛出现。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而在有些词汇里面,闻到的尽是迷失的味道。
固然我们需要一些烟火,但更期待一个群星闪闪的良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