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诧寂在小岛上,每天就去沙滩上看看远处的红色大轮船。太阳出来的时候轮船的灰烟升起载着油桶就开始穿过马六甲海峡,太阳落下去猩红色的霞光下又慢慢停驻下。日出日落日日交替,船来船走时时催更。每天早上扶着海岛边的栅栏,目光所及的远方,总是有三个直立的油桶就树立在那里,储存着城市里即将流动的能量。而传统的互联网世界里有一番关于骗局和创新的缠斗,过往历历在目,时代变了么,仿佛又没变。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什么才是新世界的“价值”? 而“Web3”这个词只是笼统的用来给新世界一个模糊的指代而已,在此篇中就不做详细的探究了(前几篇大致有写),模糊的说新世界指代了我们即将迎来的新的时代和新的空间。
照例先看一下Wiki怎么说,"价值”,泛指客体对于主体表现出来的正面意义和有用性。其实可以简单来看,就是分成两种就是一种就是经济学里面的价值,就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社会学里面的价值,往往是为了判断最优的行为或者生活,而对于一个东西或者行为的重要度的描述。
或者说我们可以简单理解,就是窄义的价值就是指商品的目前定义的经济学价值,也就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再中间义的价值就是指某个东西的对于目前社会重要度的一个衡量,可以称呼为社会性价值,可能广义的价值,我们可以称为“泛性价值”,就是东西或者行为的普遍的意义或者有用性。
当然很容易理解的是,这三种价值并不都是可以被容易的衡量的,也就是我们可以简单的分为可以被计算的价值和很难被目前算力计算的价值。其实很难被衡量的价值可能更多,但是我们今天可能对一些目前新的科学和技术对于可计算的价值本身更感兴趣一些。
通俗的来说,我们今天来探讨一下可被计算的价值,当然包含了宅义价值,社会性价值,和泛性价值。
当然通过过去的案例来说,比如查理芒格对于比特币的争论,芒格认为比特币是邪恶的,愚蠢的,让他看起来糟糕的,他主要是认为比特币是一种不具备生产能力的资本,价值最终是零。又比如Vitalik也发表论述认为BAYC NFT到3million USD是一种“赌博”,而Elon Musk一边也侧面发起来Meme代表Doge和Shiba Inu社区的争吵。更不用说很多Web3的经典应用案例来说,大部分人又各种罗列旁氏骗局的种种迹象,来进行一种简单的价值判断。
我们今天并不想对于这些争论有个什么态度或者结论,但是显然,过去十几年发生的种种,不得不让我们可能会升起一个非常简单的怀疑,过去的所谓的价值的定义以及价值投资的框架是不是还适合现在呢?或者说更大胆一点的假设,是不是今天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本身已经改变了我们对于价值这个词的定义呢?
那么,新的去中心化理论体系和技术究竟对于价值的定义有没有一些改革呢?
我们先看看过去宅义的价值投资,这个价值投资就是通过对比资产的基本面分析而和市场价值进行比较而进行的投资行为。而这一经济体内的价值投资行为,基本上占据了现在大部分经济圈对于价值这个词的定义,也就是大家普遍认为的价值,就是看看资产的基本面。当然,这个基本面其实有几个假设在的,第一个基本上是基于法币,第二个基本上是基于传统定义下的资产,第三个基本上基于某种已有秩序下的经济准则等,比如会计准则等。也就是说,我们评估苹果股票有价值,就是因为基于这些限制条件下,苹果的东西大家都用了,并且也在全球有着广泛的交换,苹果的各项盈利指标,现金流等都满足这种标准,所以我们的结论就是苹果肯定是有价值的。
那么问题来了,今天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有没有对于这三个限制条件发生一些显著性的变化呢?
首先,第一点基于法币的限制几乎是肯定的了,比特币就是用一种分布式的技术实现了一种去中心化的货币,那么,其实货币这个词本身的定义就改变了。目前比特币的市值是4259亿美金,而Crypto总市值12340亿美金。从过去比特币取得的成绩来看,我们至少是不能忽略这种改变的。并且Crypto市场明显出现了一种货币的自由竞争市场,而这种自由竞争的货币市场也是很显而易见的,也是没有办法忽略的。从这些实例来看,其实是去中心化技术,这一个包含了密码学,分布式,自激励系统等技术体系的技术系统很明显已经对于货币这个本身的限制条件打破了。我们是无法预知未来的,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百花齐放 还是 孤芳自赏,未来的相对自由竞争的货币市场这个限制条件已经被打开,也就是说我们大概率上将会拥有一个不一样的衡量价值的方式和单位了。
其次,第二点基于过去定义的资产,也几乎被去中心化技术改革了。NFT的出现其实很明显是个未曾期待的,包含很多去中心化产业的领军人物也没有想到这个ERC721的标准会产生这么令人吃惊的变化。其实当去中心化系统从钱的场景,过度到金融场景的时候,当这个系统可以开放到跑脚本语言和智能合约的时候,这种对于资产定义的不确定性已经打开。NFT不是一个终结,而只是只是一个非常微小的开始而已,只是NFT用今天的170亿美金市场验证了去中心化计算机系统可以激发出更多关于资产门类的创新而已。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再基于过去经济体系形成的一种陈腐的资产来定义新的资产。其实很简单的估计是,万物皆NFT这句话估计是太绝对了,但是很明显 我们会拥有新的 XFT,XXT等,大概率上我们可能会拥有三类,一类就是很简单的拟物式的基于传统已经存在的资产来进行定义的比如Token等,第二种就是互联网里面已经存在但过去没有被定义为资产,仍然可以用拟物化来进行定义的比如NFT,第三类就是传统甚至并未存在,但是通过一些品类的叠加或者迭代用一些不同于拟物化的方法来进行定义的资产,我们就暂时成为XXT吧。别忘了,其实从来限制我们思考的,不是想象力丰富,而是人类的想象力不够丰富而已。当然,这些创新不会都成功的,大概率也都会失败的,但是即使万分之一的自由竞争后的选择,也会让我们对于这个习以为常的世界大吃一惊的,看看你身边人的头像就知道了。
再次,第三点是关于经济准则的改革,也就是我们看到了很多人尝试着用不同的经济学模型来试图解释比特币和公链,和NFT。这个今天还没有结论,但是很明显过去的经济准则对于这个市场是失效的。特别是以太坊,市场上有试图用外汇模型来评估以太坊市值的,也就是用一个类比国家的方式来进行一种估值模型。这中间对于Token本身的多样性其实决定了这种经济准则的出现是还需要一定时间的。但是很明显用过去经济体里面的并不适用,我们今天的确没有形成一个广泛的标准,这个是因为尚且处于Crypto整体发展的早期。不过呢,很明显这种衡量标准的形成机制将会不同于以往,而因为这种衡量标准的变化性,让我们的确也要考虑就是衡量这种宅义价值的时候要非常小心了。庆幸的是,去中心化系统的特点就是交易数据的透明性,这样保证了我们可以追溯过去的交易,让我们交易数据都是真实的,当然很有意思的是,14年过去了,我们对于用一套大家都接受的描述这个去中心化系统的经济学方法都没有一个定论。我们总说我们值得更好的,但是我们是不是真的在探索更好的路上呢?还是早已偏航在无意义的争论里?
当然,还有个隐含的就是已有的社会秩序,尽管今天Meme,DAO,Desociety对于一些公共事件和事务开始进行开放性的探索。去中心化的系统其实在于DAO和去中心化社会的底层支持上明显还是不足的。我们可能没有办法肯定说已有的社会秩序一定会被这种去中心化系统改革。不过,我们总是可以更大胆的相信一些不确性的,毕竟未来是由一个个不确定性构成的,而我们可能胆子大一点点,就会看到更让我们吃惊的。
简单的总结就是,其实去中心化系统已经对于价值的基本限制条件从不同维度上打开或者说改变了,也就是自然,价值的定义很明显不再是过去的宅义了,特别是可计算的价值,很明显,我们将在不同维度上拥有更可计算的价值了。
其实,我们其实很难以给价值一个全新的定义的,因为它正在变化中。是我们所有的创造者,思考者,怀疑者,持有者,投机者,使用者,等等等等的我们共同来书写的,简单来说,是我们用思想和行为来定义的。当然,我们不妨再大胆一点,是不是我们可以考虑用“共识”这个词来代替一下价值呢?
也就是说当共识这个词第一次被中本聪写进比特币白皮书的时候,当以太坊试图将POW更改成POS共识的时候,当更多的加密建设者提出一些不同的共识算法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已经开始拥有了一种更可被计算或者衡量的价值准则了呢?我们今天不会多探讨共识这个词了,只是一个小小的大胆的想法,是因为显然随着共识这个词被写进了去中心化计算机系统的时候,我们就拥有了新的共识的定义,这个定义很明显比过去的价值这个定义更简单和优美。我们当然可以确定的是我们肯定会拥有不同的共识算法,而基于这些不同的共识算法的普适性的描述也会出现。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用共识算法的效用来评估一个经济学系统,或许我们会用一种可计算的共识来指导我们的行为和选择,或许我们会迎来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共识百花齐放枝繁叶茂的新世界,或许我们在探索的路上又出现了更出乎意料的概念。
明显,我们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对于未来一无所知。但至少,我们可以大胆的开始讨论起共识这个有意思的东西。